臺灣觀光學院100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進度表 |
科目名稱 | 餐旅文化 |
開課 班級 | | 學 分 數 | 2.0 | 單學期 | 授課教師 | 劉家烘 |
教師教育理念 | 一、“生命的價值,在於能幫助別人,生活得有意義”。 藉由學術理論之指導,進行自我反思與批判,並結合理論與習作,建構系統化知能。 二、依據經驗學習理論,透過活動經驗的學習,讓學生在行、思、知三者交 融下,體驗學習意義或統整新知。 三、配合專業、因材施教、多元教學、實用導向。
|
教學理念 | 一、培養「自主學習」、「再學習」的能力。 二、重視個別差異,發展批判與創造能力。 三、合作學習,培養群性。 四、教學內容著重趣味與實用,教學方式力求多元活潑。
|
教學目標 | 本課程以「餐飲」和「旅遊」為軸心,結合文學、文化、美學及寫作方法等範疇,熔鑄義理、辭章、考據於一爐,旨在啟發學生之創造思維,充實餐旅之文化知識,提昇審美之鑑賞能力,訓練語文之寫作技術,陶冶高尚之道德情操,以期因應社會之脈動,並滿足學子之需求。 |
教材課本 | 自編教材 |
主要參考書籍 | 1.飲食文化與鑑賞(林慶弧‧文京) 2.飲食與中國文化(王仁湘‧人民) 3.飲酒趣典(朱瑞玟‧實學) 4.茶與中國文化(關劍平‧人民) 5.旅行文學讀本(孟樊‧揚智) 6.旅游文化賞析(黃祥康‧上海科普) 7.中國旅游史(王淑良‧旅游教育) 8.旅遊與藝術欣賞(何修仁‧文京)
|
教學方法 | 1.課堂講授 2.多媒體教學 3.提問與討論 4.範文講解與寫作指導
|
講授方式 |  ˇ 課堂講授 ˇ 分組討論 □ 參觀實習 ˇ其他 (影片欣賞) |
成績考核方式 | 平時成績:20% 期中成績: 20 % 學期成績: 30 % 讀書報告: 10 % 其他(期中段考): 20 % |
英文大綱 | |
週 | 起訖月日 | 授課內容與進度 | 備註 |
一 | 2/20-2/26 | 課程介紹: 介紹授課內容、教材安排、說明作業規定、評量標準
| |
二 | 2/27-3/4 | 飲食文化概述:定義、溯源、類型、內涵 | |
三 | 4/25-4/1 | 常民食文化(一):食文化趣談、臺灣小吃 | |
四 | 5/2-5/8 | 常民食文化(二):名篇選讀:﹤豬肉頌﹥、﹤寒食帖﹥、﹤老饕賦﹥ | |
五 | 5/9-5/15 | 飲酒文化(一):酒文化趣談 | 測驗 |
六 | 3/26-4/1 | 飲酒文化(二):名篇選讀:﹤酒德頌﹥ | |
七 | 5/23-5/29 | 飲荼文化(一):茶文化趣談 | |
八 | 5/30-6/5 | 飲茶文化(二):期中總複習、名篇選讀:﹤茶經﹥選、複習測驗
| 測驗 |
九 | 6/6-6/12 | 期中考 | |
十 | 6/13-6/19 | 旅遊文化概述:定義、形式、內涵 | |
十一 | 6/20-6/26 | 旅遊名著介紹:旅遊名著概覽 | |
十二 | 5/7-5/13 | 山水文化(一):山水文化趣談 | |
十三 | 5/14-5/20 | 山水文化(二):名篇選讀:﹤三峽﹥ | 報告作業 |
十四 | 5/21-5/27 | 古蹟文化(一): 古蹟文化趣談 | 測驗 |
十五 | 5/28-6/3 | 古蹟文化(二):古蹟影片欣賞 | |
十六 | 6/4-6/10 | 節慶文化(一):台灣節慶概說 | |
十七 | 6/11-6/17 | 節慶文化(二):期末總複習、節慶影片欣賞、複習測驗
| 測驗 |
十八 | 6/18-6/24 | 期末考 | |
智慧財產權宣導:請「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」及「不得不法影印」並「使用正版教科書」
|
本課程進度表授課教師擁有依課程需要調整之權利 |